2024年中再集团业务规模与盈利收入再迈入新台阶。
文/每日财报 栗佳
3月28日,中再集团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再集团实现合并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同比增长1.6%;合并总营业收入达1181.33亿元,同比增长8%;合并归母净利润105.57亿元,同比增长86.8%;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增加2.06个百分点。
从整体业绩来看,去年中再集团可圈可点,这也继2023年扭亏为盈后,其业务规模与盈利收入再迈新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再集团管理层“大换血”,旗下三大子公司“将帅”均换新。其中,中再产险原总经理张仁江到龄退休,由王忠曜接棒,同时董事长由朱晓云调整为刘元章。庄乾志同时卸任了中再寿险、资管公司董事长职务,连锁反应下,这两家公司“一二把手”也跟着发生调整。中再寿险、中再资产原总经理田美攀、李巍均升任成为两家公司董事长,两公司所空缺出来的总经理职务则分别由李奇、翟庆丰进行补位。
国外财产再保险综合成本率优化,
投资收益大增
在中再集团的金融版图中,中再产险是旗下核心子公司,也是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落子布局。据悉,中再集团主要通过中再产险、桥社以及新加坡分公司经营境内外财产再保险业务。
从保费收入角度来看,2024年,中再集团财产再保险分部实现保险服务收入460.42亿元,同比增长6.3%,占集团保险服务收入的44.8%(不考虑分部间抵销)。其中,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25.57亿元,同比增长1.6%;境外财产再保险及桥社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33.58亿元,同比增长11.5%。对于保险服务收入增长的原因,中再集团表示是公司把握国际市场费率上涨和保障需求增长机会,积极进行优势业务拓展。
盈利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再集团财产再保险分部实现净利润51.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9%。对此,中再集团在财报中将原因归功于主动把握市场机会,优化资产配置,投资收益同比显着增加;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承保业绩持续改善。
的确如其所言,我们也发现去年中再集团财产再保险业务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离不开投资收益大涨和综合成本率优化的双向助力。
具体来看,财险再保险分部2024年取得的投资收益为23.86亿元,较2023年的-1.73亿元大幅增长了25.59亿元。
综合成本率方面,2024年其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达99.86%,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已经快达到了浮亏平衡线了,这意味着中再集团国内财产再保险业务目前虽然承保盈利,但也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而这其中费用率的提升,是导致国内该业务综合成本率上涨最直接原因。财报数据显示,去年中再集团国内财产再保险业务的费用率为32.68%,同比上升1.26个百分点。
但好在境外财产再保险及桥社业务的综合成本率还处在较低位水平,达到了89.38%,这才使得2024年该业务整体综合成本率得到一定的改善优化。其中,境外财产再保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为96.85%,同比压降了1.65个百分点;桥社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上涨5.67个百分点至87.55%。
让我们再将眼光聚焦在保费收入上,2024年中再集团财产再保险分部实现总保费收入653.1亿元,其中,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分保费收入达387.5亿元,同比下降12%;境外财产再保险业务分保费收入42.91亿元,同比增长1.1%;桥社业务实现总保费收入222.69亿元,同比增长17%。
可以明显看到,去年中再集团财产再保险分部的保费收入仅有国内市场出现了较大滑坡,而这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要数国内市场上的农业险拖了后腿。
正如财报中所展示的数据那样,2024年其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的机动车辆险、企业财产险、责任险和工程险保费收入均实现了较好增长,仅仅只有农业险出现了大撤退,当期该险种取得的保费收入仅为47.28亿元,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121.99亿元大幅下降了61.2%,后续中再集团需要在国内农业险经营上花更大的力气才行。
人身再保险“增利不增收”,
直保业务利润暴涨超290%
与财产再保险相比,中再集团人身再保险业务方面显得有些动力不足。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再集团人身再保险分部实现保险服务收入98.46亿元,同比下降17.4%,占集团总保险服务收入的9.6%(不考虑分部间抵销)。对于保险服务收入的下降,中再集团解释称是主要受保障型业务下降的影响。
根据业务条线划分,中再集团境内人身再保险业务实现总保费收入609.01亿元,同比增长了2.6%,其中境内保障型再保险、境内财务再保险保费收入均出现了较大幅度收缩,分别为226.85亿元、153.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15.5%、11.6%;仅有境内储蓄型再保险实现了较好增长,为229.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50.7%。
与之相反的是,去年其境外人身再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出现较大滑坡,只录得33.66亿元的收入,同比下降12.8%,其中境外储蓄型再保险成最大拖累,当期保费收入仅有8.16亿元,同比大幅缩减了58.8%。其他境外业务方面,得益于中再集团积极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将特药业务推广至境外,促使该业务实现分保费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35.5%。
虽然人身再保险业务出现明显下滑,不过净利润没受到影响,反而暴涨。2024年中再集团的人身再保险分部实现净利润42.09亿元,同比高涨225.3%。
同样的,去年人身再保险业务净利的大涨,也与投资端迎来爆发有直接的关系,中再集团在财报中坦言:“该业务分部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集团主动把握市场机会,优化资产配置,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再集团人身再保险分部所取得的投资收益总额达到了31.59亿元,相较于2023年时的-9.64亿元直接大幅扭亏为盈。
此外,中再集团还有直保业务,主要以大地保险为主。2024年,中再集团财产险直保业务实现保险服务收入469.14亿元,同比增长0.8%,占集团总保险服务收入的45.6%(不考虑分部间抵销);原保费收入507.74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258.51亿元,同比增长4.1%;非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249.23亿元,同比增长1.6%。
2024年财产险直保业务板块实现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2.3%。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公司聚焦价值创造,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实现承保业绩改善。数据显示,2024年中再集团财产险直保业务的综合成本率从上年同期的100.78%降至了99.66%,同比压降了1.12个百分点,意味着费用得到一定控制,承保终于盈利了。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集团主动把握市场机会,优化资产配置,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加,由2023年的-0.37亿元大幅增加了10.86亿元,至2024年末的10.49亿元。
投资收益亮点十足,
成拉动盈利大涨主力军
通过以上拆解分析,2024年中再集团盈利再迈新台阶极为重要的推手是得益于投资方面的拉动,这也是为什么该集团在财报中反复强调投资收益对各大业务盈利端反哺的重要性原因。那么,去年中再集团资产管理板块成色到底如何?资产组合配置又是怎样的呢?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中再集团管理资产余额为8271.11亿元,其中,集团总投资资产余额4438.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 管理的第三方资产余额为3832.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
投资组合管理方面,面对市场波动,中再集团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理念,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积极主动作为,资产配置适应市场变化,加强主动应对和精细化管理。
首先在境内固定收益投资端,其把握年初以来相对收益率高点,增配长期限债券,拉长久期。而在境外固定收益投资端,则是把握利率节奏,逢高进行高等级债券配置,提升组合评级,并增强分散度,提升中长期收益水平。
截至2024年末,中再集团固定收益投资总额达到了3387.54亿元,同比增长了13.03%,占总投资资产金额的76.3%,其中“占大头”的债券投资余额为2484.69亿元,同比增长21.13%。
其次,中再集团在二级市场上的投资配置逻辑以哑铃结构为主,重点向红利、资源等高股息方向配置,成长端适度超配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板块,有效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2024年其在股权及基金投资上的余额达620.58亿元,同比小幅缩减了1.09%,占总投资资产金额的比重由15.5%降至了14%。
最后,在另类投资上,中再集团则是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优势,支持优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审慎优选新增投资,同时持续改善投资性不动产租金收入的稳定性。截至2024年末,该集团对联营企业、投资性房地产、货币互换工具等其他方向的投资总额为300.67亿元,同比增长4.91%,占比总投资资产金额的6.8%。
在一系列严谨且适应市场不断变化而做出深度调整的投资组合下,2024年中再集团的投资收益迎来大爆发,达到了173.89亿元,同比增长86.9%;;总投资收益率达4.83%,同比上升2.06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为142.46亿元,同比下降0.9%;净投资收益率为3.96%,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对于总投资收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再集团表示,一是积极把握境内外权益市场上涨机会,优化持仓结构,股权与基金投资的收益同比增长,由2023年末的-19.63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末的43.28亿元。也就是说,仅仅一年时间里,中再集团在股权与基金上的投资收益暴涨了62.91亿元。
二是把握境内外市场机会,优化债券配置,同时境内债券价格上升,现金与固定收益投资的收益同比增长,2024年这部分收益达到了122.65亿元,相较上一年度的105.47亿元增长了16.29%。
从整体财务报告所呈现的情况分析,中再集团在2024年的经营成果呈现出优劣参半的鲜明特征,喜的是经营质效提升与投资收益方面展现出显著突破,但较为忧愁的是,部分业务板块的结构性短板与外部环境挑战亦不容忽视。
基于此,投资者依据自身的解读逻辑也做出了相应的市场反应,这对于中再集团及其新履职的管理团队而言,未来的发展征程依旧任重道远,摆在面前的诸多挑战亟待攻克,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丨每财网&每日财报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电话:010-64607577
手机(微信):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