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558-138 易记网址:www.76438.com

配资利率   |     帮助中心   |     立即登录   |     免费注册

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苦日子”来了!银行靠什么穿越周期?

“苦日子”来了!银行靠什么穿越周期?

2025/3/31 22:0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银行业绩,压力很大

最近听不少的银行员工抱怨,2025年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忙”依旧是工作的主旋律!

都忙啥呢?忙着外拓、忙着加班、忙着四处求人……还有的为了完成KPI,甚至“自掏腰包”买存款、买贷款、买客户。

过去一年,银行的发展趋势放缓,利润大大缩水,小型网点撤并,大银行撤柜,都在缩紧战略,这股气氛也延续到了2025年。

随着各大上市银行年报陆续公布,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银行的苦日子已然悄悄来临。

率先预告业绩的威海蓝海银行,曾借互联网东风高歌猛进的,这回也遭遇了成立八年来最严峻的滑铁卢——

营收同比下滑39.42%,净利润暴跌47.86%近乎腰斩,成本收入比突破监管红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股份制商业银行梯队里的广发银行,全年营业收入为687.96亿元,同比下降0.65%;净利润为150.06亿元,同比下降4.98%。营收利润双降,压力同样不小。

以前很多银行都愁着没钱放贷,有个别银行半年刚过一些房贷等指标就直接用完了。

但这两年刚好反过来,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手头有钱,但就是放不出去,这主要跟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这两年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社会的融资需求整体并不太乐观,靠钱赚钱的银行日子自然不好过。

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

比如六大国有银行中的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98.26亿元,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935.86亿元,同比增长0.93%,营收和利润都稳住了。

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虽然在前三个季度营业收入下降2.91%;归母净利润下降0.62%。

而到了年末,招行去年实现营业下滑幅度收窄至0.48%;归母净利润增长1.22%,转为正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招行在去年四季度,结束了之前延续多时的营收和净利负增长之势,一举为全年营收降幅收窄、净利润向上贡献了绝对增量,基本面有好转的趋势。

城商行中的杭州银行业绩颇为亮眼,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表明在业务拓展和收入来源多样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从行业整体来看,无论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头部城商行,还是民营银行,几乎都交出了营收、利润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答卷。

2

发展的逻辑变了

银行是一个很古老的行业,底层逻辑很简单,主要靠的是利息差来赚钱,当然还有手续费、投资业务收入等其他收入来源。

银行存款利率,仅以一年期定存来看,1996年是10.98%,1997年是8.64%,到现在的国有行一年期存款利率1.35%。这二十几年来的变化,用天翻地覆来形容都不为过。

存款利率越来越少,按理说银行应该更能赚钱,日子更好过才对。但事实恰好相反!这几年银行也在不断地内卷,很多银行都持续下调贷款利率,为了避免银行不亏损破产,才持续降低存款利率。

目前很多城市的首套房利率已经下降到3%左右,个别城市甚至只有2.7%。房贷以外,包括经营性贷款以及消费贷款的利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近一段时间个别银行的消费贷利率甚至已经跌破3%。随着信贷利率持续下降,银行的净息差也持续收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平均净息差只有1.5%左右。而银行要保持不亏损的净息差水平通常应不低于1.80%!现在平均净息差已经远远低于这个数了,意味着相当大一部分银行面临很大的压力,甚至出现负增长和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交通银行的净息差已跌至1.27%,意味着每放出1亿元贷款,只能赚127万元利差,还不够覆盖运营成本。他们能在2024年稳住财报,估计是在业务端下了点功夫。

问题出在哪?为什么现在这么难?其实这并不怪银行本身。不少银行自身运营没啥问题,关键在于这个行业是个“顺周期”行业。

银行的颓势,房地产是过不去的话题,楼市低迷导致房价的下跌直接动了银行的零售压舱石业务。

之前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银行和地产高度绑定,房屋按揭、房地产开发贷款为银行业贡献了相当大的增量。

但是我们经过30年的发展,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6%以上,也许未来我们会突破70%,但是速度会很慢很慢。城市化的风口一过,人们对房子的需求下降。再加上出生率不断下降,房价下跌,人们对于楼市已经没有那么狂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2024年,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减少了1230.92亿元。建设银行减少了764.66亿元,中国银行减少了471.9亿元,这些都是楼市下行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几乎所有的企业均在开源节流。银行的利润除了一部分来源于房贷以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企业贷款。可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很多企业也不敢轻易贷款扩张规模,甚至有部分企业撑不下去选择破产。

搞得审批贷款就像走钢丝,既要完成普惠指标,又怕踩中暴雷企业。

然而银行方面也没有坐以待毙,纷纷开始内部改革。

比如,中信银行通过客户下沉,有效分散风险,如今已服务对公客户超120万户。

再比如,浙商银行则坚持小额分散的授信理念,严格控制行业和个案的集中度,实现大中小业务均衡发展。

还有,光大银行则将对公FPA、零售AUM和同业GMV作为三大北极星指标,关注客户长期利益,提供差异化服务。

不过从效果来看,这些操作都收效甚微,没有改变趋势。

如今,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外需不振。2025年,特朗普重新上台可能掀起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出口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而内需呢?虽然国家出台了不少稳增长的政策,但消费和投资的恢复还需要时间。整体来看,信贷需求很难大幅增长。

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压力就特别大了,贷款价格降、业务难度增,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信贷市场“有钱难放”的局面,也会让银行陷入两难:一边是存款的成本压力,一边是贷款的定价下滑,息差被压得喘不过气。

3

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

现在是一个问题摆在所有银行面前:究竟该如何转型?怎么破局?

大家不约而同,都在打造一张健康、干净、有韧性的资产负债表。

其实这条路子并不对,属于本末倒置。通过财务手段的闪转腾挪从本质而言就是在A4纸上雕花,看上去热闹,但没啥效果,水月镜花罢了。

要找到破局的办法,必须想清楚一点:银行到底是什么样的机构,在不同经济周期的阶段应该要做什么?

我们以周期的视角来看,在经济滞胀的时候,银行的贷款是供过于求的,这个时候的银行要拼命找客户贷款,否则存款的利息压根就负担不起。

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银行的贷款供不应求,这个时候因为居民的存款相对有限,能贷到款闭着眼睛就能赚钱,谁能借到钱谁就是本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银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一点不为过。经济过热的时候,货币需求供不应求,银行选择项目的时候优中选优,抑制住冲动型投资欲望。货币供过于求的时候,银行应当主动承担风险,为经济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确保经济顺畅运行。

现在明显是货币供过于求的阶段,银行的破局点就是去找到新的血液和活力,为经济顺畅运行保驾护航。

城商行中做的比较好的是桂林银行,这家银行的头脑很清晰,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跟大型国有银行拼不过底蕴和资源,跟股份制银行相比也存在一些短板,既然如此还不如深耕地方特色,搞“农村包围城市”。

桂林银行所在的广西,2019年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非常稀缺,每万人银行网点数仅为城市的1/5,县域以下移动支付渗透率不足30%。正是在这一年,桂林银行启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着力点很有意思——打造“一村一品”项目。突破了“就金融论金融”的思维定式,围绕“土特产”大做文章,比如支持茉莉花、柑橘、火龙果、月柿等富有当地特色的产业。

一方面为农业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充当整合种植、加工、物流、电商的全产业链操盘手。就拿茉莉花这个产业来说,他们通过“核心企业+农户”供应链金融模式,使每亩茉莉花产值从8000元提升至1.5万元,带动3.2万花农增收。

用银行资源,把金融服务化作姜农存折上增长的数字、茉莉花田里翻倍的收成、壮乡阿嬷手机里到账的收入。不光自己找到了业务的增长点,也让本地经济活络了起来,变成“双赢”。

另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是招商银行,近年的转型动静不大,但方向特别精准。

作为国内最早选择以零售金融为发展主线的银行,招行是业内公认的“零售之王”。然而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大家都没注意到——3月12日,“招银2号”卫星在海南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银行发卫星干嘛?让人想三天三夜都想不透,直到分析了一下招行的业务线,才找到线索。

这几年招行深入重点行业产业链,通过“一行业一策”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将行业做深做透,不断提升为各行业产业链创造价值的能力。

例如,针对高端装备行业,招行积极助力“共链行动”的链主企业,为其量身打造专属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还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专门打造汽车行业全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些领域基本是民营企业扎堆的地方。

而民营经济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银行无法深入了解供应链真实生产经营情况,进而无法有效评估供应链上企业的资质。

这时候卫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比如通过卫星能更清晰地观察农田长势、港口物流、工厂运转等经济活动。比如给农产业贷款时,银行过去只能看纸质报表,让很多有经济价值的项目被埋没了。现在通过卫星看作物长势,消除信息差。

同时,追踪大宗商品运输,比如你公司贷款买的一船铜矿,从南非到上海全程直播位置。骗子想伪造货单?卫星一眼识破,把风控从“看报表”升级到“看地球”。这样就能精准解决民营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更放心大胆给那些优质企业。

总结而言,招行的路子就是从以前专门搞零售,现在多一条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产业的路子,它与桂林银行的思路算是殊途同归了。

所以,银行是不缺增长点的,缺的是差异化的思路,不要一股脑儿钻进内卷的死胡同里。

4

结语

看似是银行的红利消失了,但其背后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变加快了,再也无法躺在过去的温床上,靠着低收高放的贷款息差,吃透社会发展的红利了。

因此,银行的危机本质是服务逻辑与时代需求的错位,破局的方法并不难,想清楚自己是谁,优势是什么,这个时代需要银行做什么。

最好的风控不是冰冷的算法,而是对产业脉搏的感知;最强的竞争力不是资本规模,而是解决痛点的智慧。

少说故事,少提战略,多做实事,仔细研究活下去的战术,才是当前银行要考虑的问题。





服务热线

400-6558-138

工作时间:08:00 - 20:00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末时间:09:00 - 18:00

新宝QQ客服

微信公众号
知道创宇云安全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